跳至內容

六問俄羅斯「瓦格納」兵變:這場短暫的叛變留下了甚麼?

周五至周六晚這二十四小時,普京遭遇二十多年來對其權力最強而有力的挑戰。

莫斯科時間周五至周六晚這二十四小時,普京遭遇2000年任俄羅斯實權領導人起,對其政權最強而有力的挑戰。瓦格納的這場兵變最終未有直接威脅莫斯科,但必然會對俄羅斯政局,以及已進行近一年半的俄烏戰爭產生深遠影響。端傳媒將繼續跟進事態發展,並將刊出事件的評論及報道。歡迎按此成為端傳媒會員。

問一:媒體如何定義這場「兵變」?

雖然瓦格納集團嘗試奪取軍權,揚言進軍莫斯科,但不少外媒都認爲這並非「政變」(coup),例如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美國有線電視網(CNN)和BBC都把它形容為「叛亂」(rebellion),其他媒體還有使用「騷亂」(turmoil)、「叛變」/「兵變」(mutiny)、「起義」(uprising)等字眼。事實上,根據一般政治學定義,政變(coup)是指非政黨組織以軍事手法在沒徹底改變社會政治制度的情況下,推翻現有政權。而大部分傳媒都相對保守地不定義為兵變,因為普里戈任沒有針對普京政權。BBC解釋,普里戈任的目標不是奪權,最多只是擾亂俄羅斯政府高層和挑戰總統權威,而普里戈任也指普京對他發動兵變的指控是「深切的錯誤」。

那麼到底普里戈任想做什麼?瓦格納集團至2014年起協助軍方在烏克蘭作戰,並能使用俄羅斯軍方的軍備。然而,普里戈任早於4月就開始批評俄羅斯軍方,指軍方提供的彈藥不足,還發現軍方在瓦格納撤離路線埋下地雷。後來他更指控俄羅斯軍方領導層對烏克蘭兵營發動飛彈襲擊,造成瓦格納部隊「大量」士兵死亡。他一直以來都強調自己只是不滿俄羅斯軍方領導層的指揮與部署,因此誓言報復和呼籲俄羅斯軍事領導階層下台,而非叛國或推翻政權,例如他雖然佔領頓河畔羅德科夫,但承諾不會阻礙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攻勢,同時俄羅斯攻擊烏克蘭的戰機也如常起飛。他甚至在Telegram發佈影片,要求軍方停止誤導大衆和普京,以及對總統保持忠誠。似乎他只是針對俄羅斯軍方高層,嘗試在軍方内部進行叛變,拒絕與軍方繼續合作,而非推翻普京政權,所以不少外媒都未將此次事件定性為「coup」或「政變」。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