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林愚波:面對性侵指控, 公衆應該 「疑罪從無」嗎?輿論能保持中立嗎?

我提倡,面對性侵事件,相比起「疑罪從無」, 我們應「預設發聲者可信」。

林愚波:面對性侵指控, 公衆應該 「疑罪從無」嗎?輿論能保持中立嗎?
2023年6月4日,李援軍在無黨籍台北市議員林亮君陪同下指控王丹曾在美國對他性騷擾。攝:陳焯煇/端傳媒

(林愚波,棲息於北美、香港、和中國大陸三地的人類學者與行動者;致力於種族、性別、環境、和去殖的交叉正義;愛貓人士。)

六月,台灣民進黨前政治工作者李援軍指控王丹性侵,並在記者會上公開自己的經歷。儘管他在台灣受到廣泛的輿論支持,卻在台灣以外受到大量的陰謀論攻擊,評論其為 「共諜」、「共匪」,質疑他在六四前夕公布這件事是政治性攻擊、想要抹黑六四。李希望王丹在6月6日前道歉,否則就會向檢方提告。王丹表示「歡迎提告,支持用法律的方式尋找事情的真相」。

「公民日報」、「民主沙龍」、「北方廣場」、「What』s up Beijing」等在中國「白紙運動」爆發後廣受關注的Instagram帳號,都聲援李援軍,譴責性暴力,並表示在王丹對此指控做出令性暴力經歷者滿意的答覆前,不會與王丹合作。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召開會議,決定停聘王丹,並啓動相關案件的性平程序。該會議結束後,社會研究所收到王丹來信撤回在清大教書的請求。紐約青年組織「民主沙龍」甚至因為發布支持性暴力倖存者的聲明、而被王丹作為理事長的紐約六四紀念館終止合作

有人說,性侵是「私德」問題,不應在公共領域討論。有人表示,在司法結果出來之前支持李援軍、譴責王丹,是一種無異於文革中「紅衛兵」的行為;這種觀點認為應該遵循「疑罪從無」的原則,在法律結果出來前不發聲。有人說,這些聲明不符合「法治」,是「IG判案」,和中共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就宣告有罪的做法一樣。

我想討論的是,面對性侵指控, 公衆應該「疑罪從無」,在司法審判結束之前保持沉默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