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人吳言 發自明斯克)
5月9日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和許多原蘇聯國家的法定節日「勝利日」,全稱為「紅軍和蘇聯人民在1941-1945偉大的衛國戰爭中戰勝納粹德國勝利日」。二戰中,蘇德戰爭被蘇聯一方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日在原蘇聯國家的慶祝方式沿襲了蘇聯傳統,如紅場閱兵,民衆遊行等,是一年中最具規模的國家盛事。蘇聯時期,紀念勝利日就已經具有愛國主義色彩。蘇聯解體之後,勝利日進一步成為民族國家的節日。各國都出現了自己的「勝利日」符號。特別是在重視蘇聯傳統的白俄羅斯,偉大的衛國戰爭成為其民族國家建構的中心。
俄烏白三國慶祝勝利日的方式各不相同。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借勝利日為侵略行為正名;烏克蘭則將勝利日併入歐洲傳統之中。今年的「勝利日」一大早,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先是在明斯克勝利廣場參加節日遊行,為勝利紀念碑獻上花環,然後迅速趕往莫斯科參加俄羅斯的紅場閱兵。中亞五國元首再加上亞美尼亞和白俄羅斯領袖齊聚莫斯科,以示「獨聯體」對普京的支持。
另一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向國家議會最高拉達提交草案,重置「勝利日」——將原本蘇聯遺產下的5月9日衛國戰爭勝利日更名為「歐洲日」,他在全國演說中表示,「從明天5月9日起,每年我們都將紀念我們的歷史性團結——所有摧毀納粹主義並將擊敗魯莽主義的歐洲人的團結。」而將5月8日定為「紀念二戰反法西斯勝利日」,他在推特上指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在5月8日紀念戰勝納粹的偉大勝利。」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柏林正式簽訂投降書,標誌着歐洲戰場取得了勝利。5月9日,斯大林簽署蘇聯紅軍最高統帥令,宣布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在美歐國家,每年的5月8日慶祝歐戰勝利紀念日;原蘇聯東歐國家多在5月9日慶祝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日。烏克蘭的這一做法,相當於是按照歐洲傳統來進行慶祝,徹底和俄羅斯劃清界限。
2023年5月9日前後,我在白俄羅斯見證了這裏的偉大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由於白俄羅斯官方將偉大的衛國戰爭置於其民族國家建構工程的核心地位,加上民間社會的高度認同,這裏的勝利日像往年一樣熱鬧非凡。與此同時,今年的勝利日又很不同,恰逢俄烏戰爭進行到第440天。普京發動俄烏戰爭的口號之一就是「去納粹化」,這使得俄烏戰爭常和二戰聯繫在一起。69年前勝利的偉大衛國戰爭和至今看不到頭的俄烏戰爭並置,歷史和現實之間產生了一種相互呼應的奇異觀感。
在白俄羅斯,並非所有見聞都讓人愉快。從戰爭的奇觀化和娛樂化,到被國家所壟斷的勝利話語,這一切都令人深思,究竟什麼是更好的紀念過去的方式,以及如何真正走向和平。正在進行中的戰爭,讓「勝利日」看起來不值得歡慶,甚至可耻——因為它意味着巨大的失敗,指明過往對於戰爭反思的無效。特別是對於普京政權而言,偉大的衛國戰爭和俄烏戰爭同樣都只是東西方對抗的歷史週期律的再現,二戰中反法西斯的經驗已被遺忘。當「勝利日」徹底淪為一場政治展演和遊戲,它也就徹底失去了警世的意義和功能。一種更好的慶祝勝利日的方式或許是從民族國家那裏拿回反思戰爭的主動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