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英雁,自由撰稿人,關注海巡執法、國防軍事、歷史研究)
「沒有家的時候,才想回家。」
2023年2月,迷走工作坊改編自同名桌遊的《台北大空襲》終於上市。遊戲預告片裏這段短短的話,道盡了戰亂時的無助。遊戲女主角清子在彈雨火海裡逃亡的恐懼,也讓玩家體會台灣各地「神明排除炸彈」傳說的時代背景。
的確,這些劫後餘生的神蹟,曾經補足戒嚴歷史教育的空白,維繫二戰美軍空襲的集體記憶免於散佚,也傳承了敬天謝神的真情。但它們畢竟是加工過的口傳文學,常有誇張、變造、刪改事實的缺憾。當資訊發達、史料愈來愈容易取得,再怎麼療癒人心的神明排除炸彈傳說,也免不了要面對終極的難題:
以它們來認識二戰美軍空襲史,還適合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