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生活攻略紅寶典、投身大陸市場的賺錢跳板——小紅書是如何悄悄打入香港市場?

小紅書課程不斷強調,香港用戶在小紅書上有天然的優勢,「他們(大陸人)好想知道香港文化為何會跟國內差那麼遠?」

在旺角商業大廈一個單位的課室裏,58歲的Candy很忙,手機正外放一個zoom會議,另一邊拿着講義抄筆記。她戴着棗紅色眼鏡、化上淡妝,在小組討論時轉過來問記者︰「你們有興趣創業嗎?」過去15年,Candy一直在健康產品傳銷業工作,來上這課是想要「學一下未來的趨勢」——趁着中港開關,她正把自己的健康產品拍成短片,打算透過小紅書推廣至中國大陸市場。

Candy付了百多港元,和身旁的15個人一起聽一場專門教授小紅書營銷的課程。他們主要是中年人,但亦不乏年輕面孔。台上,課程導師黎祉琛單邊耳朵掛着麥克風,一開場就問在座的人︰「你們多少人發過小紅書,請舉起手!」

黎祉琛用眼神確認過數目,繼續語速飛快地講課——他要在2小時裏,講完88頁投影片。黎祉琛是創業家培訓公司創辦人,主要教授銷售技巧,協助品牌經營。他說從2018年開始,已辦過不止30場小紅書課程,參與者主要是香港中小企,且「慢慢有上升趨勢」。

大陸購物社交平台小紅書,正以一種無聲息的姿勢進入香港市場。對於一群人而言,小紅書正是新一代的象徵、另類的生財工具,也許,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正稍稍冒起。香港保險業界、美容院、地產店開始進駐小紅書,部份更要求員工在小紅書開設帳戶。

「有流量,敏感的商家就會嗅到金錢的氣味。」黎祉琛說。

領創香港Starthk創辦人吳偉權,擁有15年大陸互聯網營銷經驗。在他看來,在國安法通過以後,未來只會越來越多港人接受中國大陸軟件,「其實全世界沒有一個App是可以取代到小紅書、跟它對比。」

港漂和代購,把「寶典」帶進香港的推手

2013年成立的小紅書,原為主打美妝消費分享的海外購物平台,女性用戶佔8成。根據小紅書數據平台「千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小紅書月活躍用戶達到2億人,72%為90後。而截止2021年11月,男性用戶數量逐漸擴大,比例升至30%。

一打開小紅書App,地區自動跳轉至香港。版面在屏幕上對半分割,手指不斷往上滑,左右對邊的小格子筆記就源源不絕地上來:「香港美食攻略」、「2W(萬)可以租什麼房子?」、「內地身分開香港銀行卡成功」。涵蓋範圍從電子產品開箱對比、升學資訊,到中港兩地的吃喝玩樂資訊都有。同時因為不少香港中學生開始使用小紅書,獲得過千點讚的「香港中學校服」、「香港校園」成為熱門筆記之一。

而且筆記攻略還相當貼近時事——2月6日,中港取消預約通關安排,全面恢復人員往來。小紅書上馬上冒出一堆過關筆記︰「絲滑過關,香港只需要注意這些事」、「不查核酸,深戶一年多次!香港通關攻略收好」、「幫忙帶貨啦」,還有用戶發帖分享一些在香港可以取得的醫療及申請居留權的資源:「非港人最便宜香港打復必泰二價攻略」、「香港HPV九價疫苗預約攻略」,還有「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證申請材料」。

小紅書的攻略悄悄連接了身處中港兩地的人民,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小紅書並沒有像微信及支付寶一樣在香港積極推廣,相反,把小紅書帶進入香港來的是一眾來港工作、讀書的大陸人,還有早在數年前已經看準了裏面商機的港商們。

2005年,在香港長大的吳偉權在加拿大畢業,先跑到北京創立分類訊息網站;5年後回港創業。當時微信推出公眾號不久,他看準風口,開創一個專門介紹香港購物資訊的公眾號——用他的話說,他是香港利用中國大陸平台營銷的「第一批人」。2013年,大陸赴港自由行人數達2746萬人次,吳偉權開始接到第一個港商下的廣告,也由此積攢了一批廣告客戶與代購粉絲。

吳偉權接觸小紅書,就是從代購們的口中知道。2017、18年,他察覺到經常往返中港購物、旅行的人群,都必看小紅書攻略。而那裏的人群畫像,也跟自家微信公眾號的恰好重疊,「8成是女性」。

他開始把公眾號的文章搬字過紙到小紅書上,發現每一篇帖文都有幾十萬瀏覽量。而小紅書有關香港的帖文,很大一部份都是港漂在發帖,「(港漂)消費(能力)高,要不在投行、證券行上班,OL(辦公室女性上班族)多 」,吳偉權這樣點出她們的特徵。

「港漂也有好多香港朋友,那她看我也看,吸引身邊的朋友開始使用;(然後)媒體開始宣傳,帶進觀眾的視線。」黎祉琛感受到,小紅書在香港真正崛起是在2018、19年。在那之後,人們開始講得出名字,「有這個認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