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熱搜當中,曾有一個叫做「人礦」的詞彙短暫出現在今年一月熱搜榜單的高位之上。但當我們今天查看同一詞條時,留下的僅有這樣一行字:「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話題頁未予顯示。」
熟悉中國互聯網話語體系的人都知道,這個叫做「人礦」的詞彙就這樣變成了中國互聯網審查機制當中的又一個敏感詞。在網易、知乎等中國境內網站上,關於人礦一詞的討論也被消滅地一乾二淨,即使通過谷歌搜索的網頁緩存也無法訪問這些已經被刪除的內容。這不禁讓人好奇,到底是什麼讓審查機構和中國當局對這個看似荒謬的詞彙感到警惕。

在微博熱搜當中,曾有一個叫做「人礦」的詞彙短暫出現在今年一月熱搜榜單的高位之上。但當我們今天查看同一詞條時,留下的僅有這樣一行字:「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話題頁未予顯示。」
熟悉中國互聯網話語體系的人都知道,這個叫做「人礦」的詞彙就這樣變成了中國互聯網審查機制當中的又一個敏感詞。在網易、知乎等中國境內網站上,關於人礦一詞的討論也被消滅地一乾二淨,即使通過谷歌搜索的網頁緩存也無法訪問這些已經被刪除的內容。這不禁讓人好奇,到底是什麼讓審查機構和中國當局對這個看似荒謬的詞彙感到警惕。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