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男星池昌旭主演的政治驚悚動作劇《守護者 K2》(The K2)一年多前突然登上了《紐約時報》。
該劇原本在2016年於韓國有線電視台 tvN 播出,近一兩年才由國際串流平台 Netflix 配上字幕在多國推播。美國媒體因而這時候才注意到劇中匪夷所思的這一幕:
池昌旭飾演的特勤人員因傷命危,正在醫院急救。在此同時他的意識(和攝影師的鏡頭)突然飄移到了一系列關於美國連鎖速食店 SUBWAY 的浪漫記憶蒙太奇,比如和女友站在店裡選擇配料、帶著三明治在公園裡漫步悠遊,或是坐在草地上享用看起來無比美味的三明治等等人生跑馬燈畫面。
近年才看到這一系列畫面的美國觀眾覺得滿頭霧水,因為他們從來不會把浪漫、美味等詞彙與該速食餐廳劃上等號,更無法想像有誰瀕死的人生跑馬燈會以三明治為主體。不過美國觀眾或《紐約時報》沒有注意到的是,畫面中另一個台灣人也會覺得違和的浪漫物件——logo 明顯可見(因為女主角拼命把瓶身轉向攝影師)的味全乳酸菌飲料。
這幾十秒的人生跑馬燈背後不僅即時反映了亞洲地緣政治、國際串流趨勢和快速變遷中的全球娛樂產業版圖,更是百年置入行銷史中全新的一頁。
「從來沒有被廣告打斷的 Netflix 體驗」其實是虛構的記憶。Netflix和其他國際串流平台上早存在大量商品置入。新興串流平台既然流著百年電影產業的血,也繼承了一模一樣的傳統,長年在節目中接受品牌以金錢或實物置入產品和商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