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世界盃日本參戰史:充滿政治角力與贊助算計的「大和」足球

每次日本代表隊「藍武士」進軍世界盃足球賽,都會引起不少話題,監督圈選了誰去參賽世界盃,都成為足壇熱議焦點。

世界盃日本參戰史:充滿政治角力與贊助算計的「大和」足球
2022年3月24日,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亞洲區外圍賽,日本隊成功出線後在場上慶祝。

(陳家銘,足球愛好者,2013年以來幾乎包辦所有日本代表隊、J聯盟球賽在台轉播的球評角色)

11月剛開始,日本代表隊成為第一個公佈參賽卡塔爾世界盃(台譯:卡達世界盃)足球賽大名單的國家,不意外地依循慣例,又再度造成極大迴響。

在名單公佈記者會上,監督(總教練)森保一唱名出他圈選的名字,依序是長友佑都、吉田麻也、酒井宏樹到第四位谷口彰悟,現場媒體感到奇怪,足球世界在公佈名單時罕有這類公佈順序(絕大多數以公佈守門員、後衛、中場,接著唱名前鋒等順序為主),等到公佈第五名球員是柴崎岳,接著是遠藤航、然後是伊東純也,現場媒體終於搞懂森保一監督公佈名單的順序是按照「年紀」——也因為按出生年紀唱名,剎時確認了名單沒有大迫勇也,也沒有原口元気。

大迫勇也是世界盃資格賽階段日本隊的進球王,踢過兩屆世界盃,這幾年森保監督單前鋒戰術的不動先發,旅外德國多年獲得好評,再被樂天集團以第一高薪的身份請回日本聯賽,他效力的神戶隊在公佈名單同時間召開記者會,準備慶祝當家球星的入選,現場各家媒體更來了超過50人,確定落選時,會場鴉雀無聲、滿滿的尷尬。

很意外嗎?第一次聽聞肯定會,每次日本代表隊「藍武士」進軍世界盃足球賽,都會引起不少話題,監督圈選了誰去參賽世界盃,都成為足壇熱議焦點。如果自1998年法國世界盃日本隊首次晉級追溯起,每一屆都有「大事」發生,更於賽會前如期上演,背後有著道不盡的暗潮洶湧。

杜哈悲劇後,日本陷入「過度謹慎」困局

「杜哈悲劇」發生後,日本足球更陷入這樣萬劫不復的氛圍——不能沒有PLAN B的坐以待斃,謹慎過了頭,就會變成矯枉過正。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