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北京四通橋抗爭:「有聲音」比「大多數」更有質的意義

中共不能順理成章地宣稱自己就是「全體人民」、代表了人民的總體意志。

北京四通橋抗爭:「有聲音」比「大多數」更有質的意義
2022年10月13日,一位市民在北京通幹道四海淀區的交通橋上懸掛起了兩條橫幅抗議,引起各界關注。

10月13日,就在中共二十大開幕前三天,一位市民在北京海淀區的交通幹道四通橋上懸掛起了兩條橫幅,分別是「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謊言要尊嚴/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領袖要選票/不做奴才做公民」和「罷課罷工罷免獨裁國賊習近平」。

四通橋位於北京北三環西側,臨近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這裏雖然是交通要道,但與天安門、西單、北京大學等「敏感」地點不同,沒有重大抗議事件的歷史,因此也沒有被有關部門重點防範。

這次抗議是一次典型的「孤狼」行動,沒有聚集的人群,沒有組織策劃,沒有事先聲張,連懸掛的橫幅也是手寫而成。也因此,甚至連當時前往現場執勤的警察都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網絡上甚至流傳了一段看上去由警車內部拍攝的視頻,足見警務人員在現場時的新鮮感。

抗議者將矛盾毫不含糊地指向了中國政府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本人。這在共和國歷史上幾乎是絕無僅有的。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