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僅存的本地鄉郊工業,在志記𠝹木廠、悅和醬園、德保冰廠接二連三的迫遷消息後,滿城籠罩著「消失的香港」的情緒,在近日獲得社會空前的關注。
但本地僅存的鄉郊工業在香港的確是個難說的故事。有說曾有一段輝煌的歲月,卻亦因當年基建設備不足為新界農地帶來影響及污染;不少埋身棕地當中,但又與現有棕地作業有著不一樣的狀況。眾目注視他們將何去何從,但是否準備好以新的目光審視本地鄉郊工業的處境與未來?
留下的繁盛
本地鄉郊工業可根據現時「鄉郊工場」(Rural Workshop) 的官方定義:「指一般用於運作較小規模和較簡單的工業用途的地方或處所,而這些地方或處所通常為低層建築物或臨時構築物。」類別有註明是家具製造工場、玻璃及陶器製造工場、金屬製品工場、建築機械修理工場、紙品及印刷工場、籐器及竹器製造工場、鋸木廠/木園、紡織、製衣、造鞋、皮革工場、木製品工場、雲石工場、食品加工工場,以及涉及簡單工序的工業物料回收/循環再造設施等「工場式處所進行的非正式工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