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被逼遷的紙漿廠喵坊︰拿着新加坡請柬,創辦人葉文琪選擇留下來

「撇開政治,我做廢物處理,喂,香港的根底仍然很厚的嘛,香港還有那麼多人!」

被逼遷的紙漿廠喵坊︰拿着新加坡請柬,創辦人葉文琪選擇留下來
香港紙漿廠喵坊創辦人葉文琪。

58歲的葉文琪自言是緊張大師。喵坊Mil Mill召開記者會那天,他不知站哪裏才好。記者和攝影師教他坐在中間,他嘟噥着:「我真的第一次(開記者會)……」當日,他穿着長袖淺藍襯衣和長褲,遮蓋雙臂和雙腿上紅紅紫紫的濕疹抓痕。

元朗工業邨紙漿廠喵坊,是全港唯一回收紙包飲品盒回收廠。訪問期間,喵坊創辦人之一葉文琪仍不時搔癢,「抓到都傷了,壓力吧,就只有這個解釋。」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早幾天留意到他濕疹發作,勸他放下無法控制的事。這番話安慰了他,「在香港,被人當傻瓜是一種福氣。哪有這麼容易被人當傻瓜呢?」

在政府發展創新科技的大計劃下,喵坊附近用地被劃為微電子中心,回收廠要讓路,引發社會熱議。3年來,香港紙包盒回收率從零提升至每天3公噸,喵坊是重要推手。為什麼在回收習慣逐步改善的當下,本地綠色產業先鋒卻被趕盡殺絕?

在香港發跡的鄉郊工業,一直並非政府眼中的創新科技,也不是「先進製造業」,沒有被納入發展藍圖。在新界,不少發展計劃緊扣中國「十四五」規劃和大灣區發展,港府指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環。除了喵坊,元朗志記鎅木廠、悅和醬園均位處新發展區內,陸續面臨逼遷。

喵坊被逼遷一事,觸發香港人面對去留的情緒,紛紛留言勸葉文琪離開,應新加坡政府邀請前往發展。但是,葉文琪從沒想過要離開香港,在香港的一片混沌中,他仍然看到機會。

 紙漿機器入口處有兩條運輸帶,一條佈滿紙包飲品盒,一條堆積雜廢紙,
紙漿機器入口處有兩條運輸帶,一條佈滿紙包飲品盒,一條堆積雜廢紙,
回收物運至高處,便會跌到巨大的碎漿缸。碎漿缸像攪拌機,利用水力把紙中的纖維散開。
回收物運至高處,便會跌到巨大的碎漿缸。碎漿缸像攪拌機,利用水力把紙中的纖維散開。
回收物被分離成紙纖維,可以出口再造紙皮箱。葉文琪走到一大袋褐色紙纖維前說「你看到全無雜質了,感覺很像掉進洗衣機裏的紙巾。」
回收物被分離成紙纖維,可以出口再造紙皮箱。葉文琪走到一大袋褐色紙纖維前說「你看到全無雜質了,感覺很像掉進洗衣機裏的紙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