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來頻繁利用無人機侵擾金門、馬祖等外島,甚至還清楚拍下大膽島、烈嶼前線據點的衛兵畫面做為宣傳。面對這種情況,台灣國軍採用發射信號彈來驅離的方式,效果並不大,民眾也質疑為什麼不選擇更強硬的措施,擊落這些已入侵我方領空的無人機。但中國會採用這種方式來進行心理戰,就是因為小型無人機的操作成本便宜,處於灰色地帶,不易反制。萬一被擊落,是否要將事件擴大,可操之在己,若不願意升高情勢,能推說是民間無人機,若要藉機挑釁,則可指控是台灣率先開火攻擊。
因此,台灣一直以來都極為克制,不願給中國發動軍事行動的藉口,不希望開第一槍。當然,中國的無人機的確會對金門、馬祖造成一定的威脅,但從軍事角度來看,今日的空中偵照能力極強,台灣的偵察機在海峽中線以東,進行高空飛行時,已可清晰拍攝到中國沿岸的軍事設施。金門、馬祖距離中國如此之近,中國的偵察機不費吹灰之力,就能一覽無遺,地面上已經沒有什麼軍事機密可言。甚至金門、馬祖全境一直籠罩在中國的重砲射擊範圍內,無人機新增的威脅有限,與台灣本島不同,比較沒有積極反制的意義。

中國低速低空無人機,威脅台灣「刺蝟戰術」
國軍擁有完善的能力,攔截更高更快的空中威脅,卻忽略了速度慢又以超低空飛行,造價便宜卻機動靈活的小型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