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人類寄希望於機器代替人類,泅過那血海。恐懼於有朝一日,機器造反,奴役起人類。最恐怖的現實所上演的,卻是一部分人類,使用機器奴役大多數人類,逼迫他們去泅過那血海。
Netflix推出《愛,死亡和機器人》(Love, Death & Robots,台譯「愛x死x機器人」,港譯「愛·死·機械人」)第一季時,我正出發去參加HKIFF(香港國際電影節)。《目擊者》(The Witness)、《捕獵愉快》(Good Hunting)兩支短片,故事背景都是香港,前者的獵殺追逐,在杳無人煙的街區、巷道與天橋上展開。不想從香港、武漢到上海,現實的三年,製造了一場又一場荒涼幻境,上演退返叢林的殘酷生存遊戲。
顯然,一個人類,光憑經驗、期望與滿滿自信,依然無法想象這個世界的複雜面目:在熟悉的、水泥森林的繁榮崛起外,有自然叢林的險惡,更有電子與機器叢林的冰冷與恐怖。這也是緣何《愛,死亡和機器人》於我,在爆米花娛樂外,有如一場頭腦風暴,一扇知覺之門,帶來軟硬科幻與驚悚奇幻的冒險。短片形式之多元,令這些創作者依靠一個概念,設定或造型,嬉笑怒罵,癡夢迷狂,皆成文章。
社交平台上,如今的第三季,與第一季同樣受歡迎,整個系列就像狂歡節時,爭奇鬥豔,流動的桑巴舞海洋。不意外的是,三季劇集中,相對出挑的片子,恰好都有清晰、完整的出色文本依託,如此一來,它們就能在短平快的形式束縛下,提供更大評論讀解空間——如《捕獵愉快》,表面上是聊齋新編,但卻如同開山刀直落而下,呈現香港這城市在電影剖面上的地質時間。而另一方面,《愛,死亡和機器人》熱潮反映在大陸出版市場,之前有《齊馬藍》(Zima Blue,湖南文藝,2021/7)與《裂隙之外》(Beyond the Aquila Rift,湖南文藝,2022/3)相繼推出,更有今次與第三季同步面世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天津博集新媒科技,2022.5)系列原著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