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最後一代」作爲一種中國式抗爭:沒有行動的反抗能激起火花嗎?

「這樣的中國,多一個孩子不是多一個奴隸嗎?」

「最後一代」作爲一種中國式抗爭:沒有行動的反抗能激起火花嗎?
2020年3月26日,武漢,一名男子在長江畔運動。

上海封城兩個月,輿論情緒由「四月之聲」傳遞的肅穆和悲情,轉變爲有強烈割席意味的「最後一代」。

「最後一代」出自5月11日流傳的一段視頻,視頻中,上海一個穿着防護服的警察威脅一位不願意集中隔離的居民:「如果你不執行市政府的命令,就要對你進行處罰,進行處罰以後,要影響你的三代!」居民立即反擊:「這是我們最後一代,謝謝。」

這段自白引起大量共鳴,人們在社交媒體重複這個口號,並注入自己的理解。一位微博網民形容自己的感受:「我不知道這是在報復誰,但我的確有種報復的快感。」1984年的電影《譚嗣同》中一句台詞也被重新找出作應景註腳:「這樣的中國,多一個孩子不是多一個奴隸嗎?」審查系統很快在社交媒體屏蔽了關鍵詞「最後一代」,切斷民意的聚集。

「最後一代」,敵人的顯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