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台灣單日確診破千,兒童打不打疫苗?

父母們擔心疫苗不夠安全,又覺得小孩確診Omicron多為輕症,是否要冒著疫苗的副作用風險來施打?

台灣單日確診破千,兒童打不打疫苗?
2022年4月16日台北,市民在醫院的篩檢站排隊等候接受2019冠狀病毒檢測。

台灣連續三天單日確診案例破千,14日更首次出現5歲以下兒童的重症個案,讓不少台灣家長開始感到緊張,疑惑是否應該讓孩子接種疫苗,或接種哪款疫苗。此前,台灣僅開放12-18歲青少年施打疫苗。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5日指,下週將會召開專家學者審查會議,決定是否緊急授權兒童使用疫苗,並指BNT、莫德納的兒童劑型疫苗資料,皆已送至食藥署審查。17日,台灣衛福部食藥署通過授權莫德納疫苗適用於6至11歲兒童,劑量為成人的一半,完整接種為施打2劑、間隔28天。

據台灣教育部統計,從去年4月20日至今年4月15日,台灣學生的確診人數累計為2525人,其中12歲以下的兒童共850人;截至4月15日,全台已有18個縣市、365所學校全校或部分停止實體課程。

據Our World in data的統計,在全球疫苗的供給上,歐美多數國家已提供兒童施打疫苗,美國與澳洲建議5歲以上兒童完整接種兩劑疫苗,12歲以上應接種第三劑BNT疫苗;此外,澳洲和英國也建議6歲以上兒童可接種莫德納疫苗。台灣鄰近的國家如日本,則從3月開始建議5至11歲兒童接種BNT疫苗。

討論兒童是否應該打疫苗時,通常有兩種疑問:為什麼不能打疫苗?如果重症比例這麼低,為什麼需要打疫苗?圍繞這些問題,端傳媒採訪多名醫生、並整理各國最新研究報告,試圖給出回答。

2022年1月6日桃園,工作人員為一名兒童進行2019冠狀病毒檢測。
2022年1月6日桃園,工作人員為一名兒童進行2019冠狀病毒檢測。

兒童感染Omicron會有哪些症狀?重症率有多高?

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醫生沈君毅對端傳媒表示,兒童感染Omicron的反應與成人類似,不過,幼兒的免疫力較差,發燒機率較成人高。沈君毅指,台灣兒童感染Omicron多為輕症,集中在上呼吸道的症狀,他醫治的兒童多數發燒不會超過三天。少部分變成重症的患者多屬於原本就有慢性疾病、免疫力疾病。

「感染Omicron就像感冒一樣,從外觀根本無法分辨,須進一步檢測。」兒科醫生林應然對端傳媒強調,無症狀者就更難以察覺感染,他舉出目前的統計,兒童感染後,無症狀與輕症大約是各半,重症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