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野馬分鬃》影評:巨嬰的呻吟

電影意圖捕捉大四學生畢業前的精神狀態,空有青春片慣常的圖謀,最終呈現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魏書鈞的《野馬分鬃》意圖捕捉大四學生左坤畢業前的精神狀態,鏡頭追隨著他涉世未深卻屢屢碰壁的生活,空有青春片慣常的圖謀,最終呈現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預設與呈現的偏差

電影是從左坤學車開始的,他不耐煩地從駕校練習車中躥出來踢飛了障礙桿,彷彿戲曲的亮相奠定了他與全片的基調:不甘被束縛的性格與繞來繞去的規則。左坤買了輛二手越野,越野車是他人格的外化,底盤高大、車身皮實、馬力強勁,但只適合在野外奔馳。在城市裏,車位不好找,交通堵塞速度提不上去,笨拙蹩腳。另一個意象是不時出鏡的「馬」,不管是片場導演口中的「馬」,錄音教室中視頻裏的「馬」,還是草原上的「馬」,以及太極動作裏,最後在監獄中被眾人演練的「野馬分鬃」的「馬」。至此,這種譬喻已經非常明顯,為主人公的「野性」做了多重鋪墊與渲染。

他的專業能力似乎不錯,只懂理論知識實際經驗很少的老師,卻能夠決定他文憑的獲得與否。導演把王家衛、洪尚秀掛在嘴邊,鹹濕手卻不時伸向女演員;被攝影師拿捏,卻要和他互相吹捧;攝影師則根本不把其他工種放在眼裏,導致他揮拳相向。建材老闆不懂藝術,卻有錢僱他推銷自己的唱片,還能獲得大眾喜愛。女朋友的父親對他的才能毫無興趣,只一味要他考公務員,能有穩定的生活保障;女朋友不理解他,嫌棄他的車,不滿他的行為,最終甩了他。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