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殺狗、封城、轉黃碼,中國地方官員為何頻頻過度防疫?

「(中央)本意可能是想要地方相互競爭,找出更有效、成本更低的防護措施。但結果就是,大家都選擇了封城。」

新一輪冠狀病毒疫情在中國爆發。彙總中國國家衞健委公布的數據,從10月17日陝西省發現6例本土確診病例至11月15日,本輪疫情已有1319名本土感染者,波及21個省份。

隨着疫情擴散,各地政府嚴苛的管控手段成為輿論關注的重點。引起最大民意反彈的是撲殺寵物事件。11月12日,江西省上饒市兩名防疫工作人員,在位於中風險地區的市民傅女士被帶去酒店集中隔離後,進入其家中撲殺了寵物狗。根據傅女士的自述,兩名工作人員是「撬門而入」。11月13日,上饒市信州區政府發布通告,稱兩名工作人員對寵物狗進行了「無害化處置」,並稱已對相關人員進行批評教育。

撲殺寵物並非孤例。2020年2月,江蘇省無錫市一位市民在隔離期間,其寵物貓被社區活埋。2021年9月27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一名確診患者所養的3只貓,也被社區執行了安樂死。

大面積的封城、停擺、全員核酸檢測成為出現疫情城市的共同選擇。11月10日,鄭州市通報,本輪疫情發現本土病例50例,集中隔離1.18萬人,居家隔離12.6萬人;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所有人居家抗疫,近萬名旅客被困當地數週,其中4476人為60歲以上的老人;一輛進京的高鐵列車在河北省滄州市中斷行程,隔離車廂內134人;許多省份暫停了省際交通。

「精準防控」幾乎不可見,取而代之是無差別的管制。10月30日,黑龍江省黑河市戶籍人員的健康碼統一變為黃碼,包括不在當地生活的人。同一天,江西省鉛山縣宣布,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將紅綠燈全部調整為紅燈。11月4日,遼寧省莊河市也將全市紅綠燈轉為紅燈,並用公交車封路。

11月3日,成都市公安局公布有8.2萬人存在「時空伴隨風險」,需要報備並做核酸檢測,其中部分人健康碼轉為黃碼。「時空伴隨者」指的是手機信號曾經與感染者短時間接觸(包括信號的漂移)的人,空間範圍比「密接者」更大。香港大學病毒學專家金冬雁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明確表示,時空伴隨者的管理方法不合理。

和嚴厲的疫情管控措施相呼應的,是對各地官員的嚴厲問責。據《新京報》報導,本輪疫情中,北京昌平區有10人被問責,內蒙古額濟納旗旗委書記被免職,河北深澤縣副縣長被停職,內蒙古、甘肅、青海、河北等地多位衞生系統負責人被免職。

11月13日,中國國家衞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目標。

清零,是執政者的「勝利敘事」,在海外陷入一波又一波疫情之際,延續着中國民眾對執政者的信心。兩年來,對「動態清零」的堅持,如何影響了官員的考核標準和地方政府的執政思路,又如何催生出不斷加碼的防疫政策?它以限制無數普通人的生活和經濟發展為代價,並進一步擠壓反思、調整防疫政策的空間。如今,還有喊停的可能性麼?

2021年8月24日,北京后海的一個購物區,一名男子在路人的注視下出售小貓。
2021年8月24日,北京后海的一個購物區,一名男子在路人的注視下出售小貓。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