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温州動車事故十週年:大國速度與困在記憶中的失親者

事故後的十年,中國高鐵建設一路高歌猛進。鐵路線越來越多,質疑聲越來越少。

温州動車事故十週年:大國速度與困在記憶中的失親者
2011年7月24日,溫州一列動車兩節車廂脫軌並從一座橋上墜落,救援人員第二天繼續展開救援行動。

50歲的金顯乃時不時會感到力不從心。10年前,弟弟金顯眼和其9歲的兒子在動車追尾事故中去世後,金顯乃成了家中唯一的兒子、大家庭的主心骨:老人過世需要他打點,弟弟留下的孤兒寡母也要他照顧。

金顯乃心裏還為一件事耿耿於懷:弟弟一家曾因生二胎交了計劃生育罰款,大約28000元。弟弟和侄子去世後,家裏只剩下小兒子和遺孀。因為弟媳沒有工作和經濟來源,金顯乃想去計劃生育部門,看能不能把罰款要回來。工作人員卻說:「這個東西,政府已經賠給你了。你別說死了兩個,就算死了100個,也與我們無關。」

「你想想看,作為一個工作人員的話,有素質、有文化的人。說出這種話,你說像我們這樣的家屬,接受得了嗎?」金顯乃氣道。

同樣在那場事故中失去親人的,還有河南省駐馬店市的徐留根、范平夫婦。他們的大女兒徐配配是D301車次的乘務員,遇難時年僅23歲。女兒出事後,范平在家 「天天哭」,自此,眼睛就看不太清楚,「白天嘞,有人說話,還好點,一到歇了嘞(睡覺時),想想就該不是味兒(不是滋味),該掉淚,掉淚掉到不遠的人都認不清、都看不清臉。」范平指着記者的臉說,就連你長什麼樣子,我也是看不清楚的。

2011年7月23日20時30分,由杭州開往福州南的D3115列車,在甬温線浙江省温州市甌江特大橋上,被北京開往福州的D301次列車追尾,六節車廂脱軌、四節墜橋,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逾1.9億(人民幣,下同)。這起「『7·23』甬温線特別重大鐵路事故」,是迄今為止中國傷亡最大、造成最多經濟損失的鐵路事故。

而在事故後的十年,中國高速鐵路建設不但沒有剎車,反而一路高歌猛進,截止2020年底,運營里程已達3.79萬公里,佔全球高鐵運營里程的⅔。「中國速度,領跑世界」——官方媒體這樣寫到,這個遙遙領先的鐵路網絡改變了中國整體的交通結構,也製造了逾五萬億的鉅額債務。而十年前的那場事故,以及被事故改變人生的普通人,隨着時間的流逝被慢慢遺忘。

丈夫和大兒子出事後,金顯眼的妻子再也沒有出過遠門。她再也沒有坐過動車。

「那動車給那上跑,也沒啥擋着,咋會出車禍呢」

十年了。那個雷電交加的夜晚至今在高東心中有着餘響,他仍清晰記得那時由於驚嚇而顫抖的身體,以及,那些血肉模糊的遇難者。

高東和妻子林芳在温州市鹿城區下嶴村已生活數十年。下嶴村是距離温州動車失事地點最近的村莊,當年,兩輛列車相撞後,掉下來的車廂便落在下嶴村的菜地裏,夫婦倆距離事故發生點僅有百餘米,親眼目睹了兩列火車相撞。

「雨下的很大,雷聲一直在響,天上一閃一閃的。」高東說,在他五十多年的人生裏,像那晚一樣惡劣的天氣並不多見。下嶴村停了電,周圍漆黑一團。大約晚上8時,林芳回憶,她聽到「好像漏電一樣很響的聲音。」 倆人住在四樓,正好跟高鐵的軌道保持平行,因此看得很清楚。

高東回憶,他看到第一輛動車不知因為什麼原因停滯了一會兒,而後面那輛車仍然保持平常速度駕駛,沒有停下來,一直發出與鐵軌摩擦的「空」「空」「空」的聲音。兩車隨即追尾,高東看到巨大的衝擊力使得前面一列車「後面全部壓癟了。」「那一幕特別驚人。」相撞後,後面那輛列車的幾節車廂脱離車體、掉下了鐵軌。

高東被嚇得渾身顫抖,立即報警,報警電話那頭,接線的警員卻根本不相信高東說的話。由於驚嚇過度,高東自己話也說不清楚,接線的警員把他「當作神經病一樣」跟他聊了十幾分鐘。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