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四問台灣513大停電:為何發生?如何理解?

核四、藻礁兩大能源公投將於八月登場之際,一次意外的停電,開啟了台灣民眾對電力議題的爭辯與討論。

四問台灣513大停電:為何發生?如何理解?
2021年5月13日台北,停電期間,一家商店內人們亮起手機燈付款。

2021年5月13日,全台灣有接近十萬人在觀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直播。突然,大家的手機都收到了「警訊」,通知興達電廠因為事故而停機,導致供電中斷,必須分區輪流停電。指揮中心記者會的直播也遭到中斷,北中南各地傳出停電消息,造成民眾許多不便。

既然無電可用,認定台灣「缺電」,是相當直覺的反應。由於台灣核四公投、藻礁公投與能源轉型的討論正熾,許多民眾直接聯想到三個月後的公投議案:「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網路上開始有許多論點認為,如果啟用核四廠,停電的問題便可以得到解決,同時,不少民眾憤而開始批評民進黨的非核家園政策,嘲諷著反核運動的口號「用愛發電」。

不過,這次停電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為何位於高雄的電廠出問題,會讓全台灣都輪流停電?為何在同一區域中,有人家中漆黑一片、鄰居卻有電可用,台灣的供電分區如何設計?最後也最重要的問題是:若台灣此刻能有更多電廠,513大停電是否能夠不發生?

一、513大停電的原因是什麼?為何我家停電鄰居沒停?分區限電標準是什麼?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