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底,華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前董事長賴小民因貪腐罪伏法,此國有壞賬公司之敗局,卻未有劃上句號。其千億級的爛攤子,終於因為香港一條看似無關的新法例,以無法如期公布業績的形式,而暴露於人前。
華融的源起
當長房央企十居其九都是由政府部門變身而成的,華融並無戰略性業務可恃,充其量只是一幅供銀行藏污納垢的地毯,而且是一張千瘡百孔的地毯。
要明白華融的現在與未來,必需先了解其過去。雖然頭頂央企冠冕,但華融從來就跟族類的孩子不一樣,正室孩子要快高長大,華融從出生那天,就被打上限定壽命的封印。1999年四大國有銀行被不良貸款壓得喘不過氣,國家成立華融等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下稱「四大」)接收1.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壞賬,讓銀行可以重新開始、改革上市。原訂計劃是用十年時間處理回收這些壞賬,四大資管公司於2009年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