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進擊的巨人》是國際政治縮影?為何昔日尋覓自由的,如今卻肆虐一方?

昔日的抗爭者成了現今的肆虐者,雞蛋與高牆之對立的政治邏輯失效了,《進擊的巨人》演變成一場國際政治的縮影。

《進擊的巨人》是國際政治縮影?為何昔日尋覓自由的,如今卻肆虐一方?
《進撃的巨人》。

《進擊的巨人》結局的爭議,並非單純是一個關於情節合理與否、有無矛盾犯駁的問題,而是牽涉到世界觀定位問題。這部已成經典的動漫作品連載經年,故事裡的世界觀也幾經轉折。不論讀者觀眾滿意與否,作者諫山創設下這個結局,固然是對過去疑團提供終極解答,同時亦是對故事世界觀作一錘定音的闡述。

過去評論對《進擊的巨人》的解讀,比較能引發知性思考、而非純粹滿足粉絲熱情的方向,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哲學性的,即當面對一群人類毫無勝算的巨人時,人的生存狀態為何?人又是否自由呢?二是政治性的,即人類雖然建起城牆保護自己,卻終被儼如國家機器的巨人蹂躪,人類又如何克服對巨人對恐懼,奮起反抗呢?如今結局已定,不論粉絲們對結局是偏愛,還是疑惑,均是集中在這兩點上。

巨人的政治

以下劇透。結局之爭議最主要集中在艾倫的選擇上。艾倫以地鳴殺害八成人類,以引誘米卡莎及其夥伴將他連同始祖巨人之力一併毁滅,終使巨人在世界消失,既破解始祖尤米爾和艾爾迪亞人的兩千年詛咒,也消弭了全球戰爭之災。這種以自我犧牲和滅世為賭注的救世之法,引來了「艾倫是否自由」的爭議。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