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十數年前一小島,茶餐廳老闆對我說:「呢度唔係香港。」這裡不是香港。但那明明就是香港,如果我們記得香港不僅是香港島九龍新界,更有262個大大小小的島嶼。香港並非我們習慣想像之狀,在一些出於平常的維度上。只是這些維度,未必浮現於議題與生活都急切轉換的城市表面。而島嶼,總要浮現於海,才可承接,可立足。
時逢變遷,端文化組製作「島嶼價值」系列,探詢和講述香港離島各自天地,傾聽每座島嶼那各自獨立的、異於「主流」香港的認同,這認同建基於何種價值,發生什麼化學反應,島嶼之於今日或今後香港的價值又在哪裏?今日第一篇,講述正在給島過「節」、不斷探詢這些海中灘頭彼此連結的一處小島:坪洲。
「某種意義上來說,坪洲是比大城市更平衡、人口密度更小、與自然更緊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更頻繁的城市模型。」
島嶼是神秘的。相對於大陸或是城市,島嶼好像是那個不為人知的所在。它們受大海阻隔、自成體系,好像在不遠處,我們對它們卻只有模糊的認知。島嶼也承載了逃脫的渴望。它是日常經驗之外突然岔出的平行空間。島嶼外的人向島投射自己的想像、在島上舒展身體,島嶼是都市生活中的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