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小端網絡觀察:「防疫詭異」事件後,台灣網友是否越來越不信任《紐約時報》?

從集資買廣告「讓世界看見」的窗口,到質疑它「立場偏頗報導失真」,台灣人對《紐約時報》的想法是否正在轉變中?

小端網絡觀察:「防疫詭異」事件後,台灣網友是否越來越不信任《紐約時報》?
2020年12月31日,市民戴著口罩出席台北101跨年倒數。

疫情爆發十數個月,台灣以快速有限度封閉邊境,並配合相關防疫措施,保住了基本日常生活的進行。許多國內外媒體對台灣是如何撐住將近一年的防疫行動感到好奇,同時也關心2021年開始,台灣還能維持「防疫模範生」的位置嗎?

近日,《紐約時報》〈台灣靠封鎖成功抗疫,但能持續多久?〉文中寫道「在這個充滿痛苦、失去和死亡以及大規模失業和國家經濟蕭條的時刻,台灣成了《迷離時空》(Twilight Zone)裡的平行現實。月復一月,這座島上的生活一言以蔽之,是正常的—— 詭異的正常 。」並提出質疑:「正是這種對抗病毒的驚人成功,讓許多居民都感到不安:這座島的好運還能持續多久 ?」同時,報導中更採訪相關專家,對台灣現階段的防疫政策提出不少質疑:

面對變異病毒漫出,更多陽性病例逃脫政府的防禦只是時間問題,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王智弘 指出:「台灣能堅持這麼長時間是很了不起的,但要再這麼堅持六個月真的很難。」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