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迪族集體死亡事件背後,被「現代生活」吞噬的家園

森林資源為馬來西亞帶來巨額利潤,但依靠森林過活的原住民被遠遠拋下。若不是這一次的集體死亡事件,人們大約已經忘了巴迪族人。

巴迪族集體死亡事件背後,被「現代生活」吞噬的家園
沒有電的夜晚,村長伯粿家用鋁罐點起小火照明。

編按:2019年5月到6月,16位西馬巴迪族(Batek)原住民的性命,被一場「不明疾病」帶走。數月後,馬來西亞衛生部長宣布集體死亡的原因:「麻疹」。政府蓋棺定論,一時掀起的輿論也銷聲匿跡。可村民多有未信服的,進入村落調查水源的醫生警示,單一原因可能無法解釋這一集體死亡事件。

其若非這次集體事件,人們大約已經忘了森林裏的巴迪族人⋯⋯巴迪族是最早生活在西馬的原住民之一,在森林裏半遊牧存活已有6萬年。可近些年,他們過得很辛苦。森林變成油棕、橡膠園;礦場進駐、河流變髒;百歲巫師死去,後繼無人。這次集體事件死去的村民,甚至無法採用傳統的「樹葬」,被政府安葬在了伊斯蘭墳地——儘管村裏還傳唱着「進森林」(Cep Bah Hep)的曲子,但他們的身份證,卻不知何時被加入了「伊斯蘭」的字眼。

「巴迪族集體死亡事件調查」上下兩篇重磅報導,走進這個住着200餘人的原住民村落,他們的生計和傳統,他們的身分和歷史⋯⋯集體死亡事件的背後,隱藏着更多西馬原住民群體的掙扎和不為人知的失卻。本文系上篇;下篇聚焦西馬各原住民社群「被轉教」為穆斯林的複雜現實:《集體「改信」穆斯林,失落的西馬原住民》

2019年5月2日,馬來西亞吉蘭丹州(Kelantan)話望生縣(Gua Musang)瓜拉格(Kampung Kuala Koh)村,一名巴迪族(Batek)婦女,患上不明疾病離世。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裏,相繼有青年、嬰兒、甚至一家幾口過世。「他們的肚子脹起來,胸口很悶,喉嚨腫起來,開始嘔吐,然後就死了。長子和老幺就這麼走了。」一位居住在瓜拉格村的巴迪族婦女緩緩說道,這是她兩名孩子死前出現的症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