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反覆覆,冠狀病毒已肆虐全球大半年。疫情導致香港失業率創15年新高,社會上少有行業不受影響。疫情對文化藝術界的影響,又以表演藝術行業因天然依賴實體空間售票觀演而受到衝擊最大。當社會上出現災難,文藝彷彿突然變得並不重要。回頭一看,大部份港人已有半年沒看表演,舞台人也幾乎被人完全忘記了。
疫情中多所表演場館陸續宣布關閉,不少從業者持續半年沒有收入。即使香港政府亦有向業界提供資助,如藝術發展局推行的「藝文界支援計劃」,但因整個行業所受影響實在廣泛而持續,仍有頗多組織及藝術工作者——尤其是自雇型藝術家——依然掙扎於「無工作」的狀態裏。沒有表演的日子舞台人怎麼過?大部份都在等。樂觀的人期望11月能恢復小量表演,但悲觀的人更多。
表演藝術界的脆弱
>表演藝術界需要集體工作,跟人接觸。疫症下它無比脆弱,台前幕後,大部份人也不被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