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世界衞生組織指出,災害發生後,親密關係中的暴力發生率普遍增加。在疫情最焦灼的湖北,反家暴公益組織「監利縣藍天下婦女兒童維權協會」2月的服務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一倍。在負責人萬飛看來,案情反映出來的具體矛盾80%跟疫情相關。心理壓力、無助感、喪失感,供應資源有限,社交網絡破壞,處理暴力的系統削弱,經濟受損等因素,都可能觸發更多暴力行為。不過,源眾家庭與社區發展服務中心的創始人李瑩認為,深層原因還是權控關係,男權文化之下對女性的歧視、貶低與物化。
端傳媒將連續兩天探討中國疫情期間的家暴問題。這是第一篇,記錄了三位受暴者的痛心經歷和艱難求助;第二篇探討家暴援助中的困境,點擊閱讀《家暴援助的中國困境:讓受害人去改變,怎麼可能真正解決問題?》。敬告各位讀者:本文部分內容涉及暴力,可能會引起不適。
「你這樣會毀了人家」
2月下旬,范范帶着傷情鑑定書和控告書去深圳市南頭派出所,自認有把握。
嚼着檳榔的調解員拆開法醫鑑定,見是輕微傷,打電話將范范男友叫過來試圖調解。范范想追究男友責任,調解員不滿:「現在人家要弄死你呢……就應該把他拘留了甚至刑拘是吧?非鬧到這個地步嗎?」做筆錄又問:「交往多久你就去他家住?他不讓你走你就不走?」范范說自己被威脅打死,調解員問:「他喝醉酒的話你也信?你就害怕了?」沒有第一時間報警,他又說:「你早幹嘛去了?」
范范一聲不敢吭,筆錄後被告知回家等通知。走出派出所,范范問男友之前是否打過女友,沒有道歉和關心的善後不像初犯。沉默十幾秒後他說打過。范范不知道口罩後面是怎樣的表情。要讓他受到懲罰,她想。當天她收到男友的微信:求你放過我,給我一次機會。
幾天前她一身傷痕來派出所,還是這個調解員,讓寫一份自述材料。見男方在知名互聯網企業工作,調解員說,「他工作這麼好,你這樣會毀了人家。」事後男友也學着說,你把我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