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摩門教「進駐」上海,中國宗教政策是否發生了變化?

對中國政府而言,摩門教無疑具有一定的統戰價值:這不僅是外籍摩門教徒商人的經濟資本,並吸納海歸中國籍信徒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考慮到摩門教在美國政壇的影響力。

摩門教「進駐」上海,中國宗教政策是否發生了變化?
2018年1月3日,美國猶他州首府鹽湖城的聖殿廣場,為摩門教全球總部。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一般稱「摩門教」)主席納爾遜(Russell M. Nelson)在4月5日宣布,將在中國上海興建聖殿後,事件引起多方關注和媒體報導

4月9日,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局委回覆查詢,發佈〈關於網絡流傳摩門教入華信息〉作回應:(1)「根據中國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外國人不得在中國境內成立宗教組織,設立宗教活動場所」;(2)「美國摩門教發布在滬建立聖殿的信息,係美國單方面行為」(註1)。

到底摩門教在上海興建聖殿一事,是否代表中國政府在宗教政策上的突破?還是只是美國摩門教一廂情願之舉動?要全面理解此事,我們有需要將事件置於宏觀中國政教關係的脈絡下來探討。具體而言,這涉及兩個問題:(一)中國政府如何處理在華外國人的宗教活動;(二)摩門教在中國的發展及其與中國政府的關係。

宗教特區:外國人宗教專場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