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影展之一柏林影展今年邁入第 70 屆,在世人告別 21 世紀第二個十年、象徵世代交替的時間點,柏林影展也展開了一番革新與更替。自 2001 年起擔任影展總監的狄特・寇斯力克(Dieter Kosslick)在 70 歲之際,告別掌舵近 20 年的柏林影展,將引領影展走向下一階段的任務交棒給雙人組合——原任瑞士盧卡諾影展總監的卡洛.夏堤安(Carlo Chatrian)擔任藝術總監,而擁有豐富產業經驗的前德國電影協會主席瑪麗埃特・里森貝克(Mariette Rissenbeek)擔任執行總監。
這是柏林影展首度聘任雙總監,意味著這個步入古稀之年的影展,面對影音串流時代的衝擊下,企圖在電影的藝術性與產業面向上,達到更精準、有效的專業分工與協調,以兼顧日益壯大的電影產業年度重要聚會歐洲電影市場展(European Film Market,EFM)、逐年增長的觀眾參與數,和近年來主競賽片單常遭受水準日趨乏善可陳的批評,特別是在坎城和威尼斯影展的競爭之下,重新定錨柏林影展的未來。
風波裡最大的風波
這個老字號影展的未來走向為何,新的團隊將會帶來什麼樣的革新,備受眾人矚目。然而,影展開始前便風波不斷,包括位在波茲坦廣場索尼中心的主要映演場地之一 CineStar 戲院,因為租約到期不再續約而關閉,使得影展少了十個影廳,必須另外從其他場地湊齊,才能補足需要的銀幕數;主競賽評審團主席傑瑞米・艾朗(Jeremy Irons)因為多年前關於反墮胎、性騷擾、恐同的言論,而在記者會上招致議論,儘管他第一時間澄清,但也難免讓外界對他擔任主競賽評審團多了一層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