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基進側翼」假說:光譜上極端的候選人,會分裂選票並讓對手當選嗎?

政治學傳統上的「空間理論」解釋,一個立場比較極端的政黨出現,自然而然就會吸引走立場比較極端的選民,使得同一側的主要大黨的選票減少。本文決定來挑戰這樣的看法。

「基進側翼」假說:光譜上極端的候選人,會分裂選票並讓對手當選嗎?
一面台灣國旗在風中飄揚。

【編按】:本文原發於「菜市場政治學」,端傳媒獲作者授權轉載,文字有所編修。

在一場選舉當中(尤其是在單一選區,只選出一個人的狀況下),如果出現了一位立場比較鮮明、在光譜上比較極端的候選人,將如何影響選舉結果呢?對於主要大黨來說,該怎麼面對這樣的「側翼」對手?這些對手會把立場比較鮮明的選民都給吸走嗎?若從現實生活的例子來看,我們要怎麼解釋2016年台灣大選時,民進黨選擇在立法委員選舉時,跟被認為光譜接近的時代力量合作,民進黨不怕被搶走選票嗎?

政治學傳統上的「空間理論解釋,一個立場比較極端的政黨出現,自然而然就會吸引走立場比較極端的選民,使得同一側的主要大黨的選票減少。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