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書摘】王宏仁:越南台商如何利用「結構破洞」抵抗資本控制

多元競爭的社會結構力量,有時候會產生互相矛盾的情況,而只有在此互相矛盾的時刻,才會創造出一個讓弱勢者可以利用的空間,也就是我稱呼的「結構破洞」,來表現其能動性。

【書摘】王宏仁:越南台商如何利用「結構破洞」抵抗資本控制
2019年5月24日,河內一家工廠。

【編註】:本文節選自台灣大學出版社的新書《全球生產壓力鏈──越南台商、工人與國家》的結論部分,本書是台灣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王宏仁的新作,書中以經濟社會學的觀點,來理解越南社會和台商的組織運作。

這裡我從三個面向來說明本研究的三個對話領域:越南的勞資關係模式、族群的生產政治,以及性別的生產政治。

《全球生產壓力鏈──越南台商、工人與國家》

作者:王宏仁
出版社: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9/10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