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周保松:自由誠可貴 ──我的微博炸號紀事

從「周保松」到「保松周」再到「松保周」,我在微博「死去活來」整整八年,經歷各種言論審查也歷經各種自由抗爭,見證中國最大的網路言論平台的變遷。第二次被炸號後,我決定坐下來寫這篇文章,談談我的經歷。

周保松:自由誠可貴 ──我的微博炸號紀事
「保松周」微博被炸。

【作者按】:本文收在拙著《我們的黃金時代》(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9)。謹將此文獻給所有被炸的微博靈魂。您們曾經如此自由燦爛,並照亮無數人的生命。《端傳媒》上的版本略有修訂。

微博是中國為數不多容許網民發表和轉發文章、圖片和視頻,以及自由評論的公共社交平台,目前每月活躍用戶逾四億。如果你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你的微博甚至是個自媒體,能夠設定議題和影響輿論,甚至引發公共行動。微博誕生不久,「關注就是力量,圍觀改變中國」成為許多人的希望所在。(註1)

十年過去,這個良好願望遭受巨大挫折,因為中國政府意識到,自由開放的網路空間會威脅它的威權統治。於是,政府運用權力和科技,對微博進行言論審查,各種監控方式應運而生,屏蔽、刪帖、禁言和炸號成為常態。 許多有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被驅逐出微博,無數帳號在毫無預警下灰飛煙滅。(註2)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