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讀者十論《逃犯條例》修訂:「我謹言慎行至今,仍常恐懼動輒得咎」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讀者十論《逃犯條例》修訂:「我謹言慎行至今,仍常恐懼動輒得咎」

【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從6月9日百萬港人遊行、9日晚警民衝突、6月11日至12日佔領金鐘及150枚催淚彈清場、6月15日有示威者掛起標語後墜樓、6月16日近二百萬港人大遊行至今,《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的一連串事件已引發本地以至全球關注,爭議亦自《逃犯條例》修訂本身、遊行人數數據差異、警方清場是否涉不適當武力、警民衝突起因延展到新的抗爭形式與之後公民社會如何重構。端傳媒社群組是次自目前相關文章評論區中摘選十條,試圖呈現讀者們在此議題上的互動及思考。

1. Rainbow_Nanan,回應《103萬港人上街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創回歸後歷史新高》

我是一個廣東人,由於有親戚在香港,從開放自由行的那年開始,媽媽每年都會過香港居住一段時間,知道我可以自己獨立遠行,我開始自己每年過香港的親戚家中。所以從小,我的價值觀、世界觀好大程度收到香港文化的影響,對香港的公共設施、人文風氣感到非常喜歡,彷彿我本應生活在香港。每次從羅湖過關到深圳,一出關口,中國大陸的那種與人性化相去甚遠的公共設施映入眼簾,失落感油然而生,感歎,如果我是一個香港人就好。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