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記者手記:我是端傳媒記者,我為美國媒體報導貿易戰

就算是對關税政策反彈最強烈的美國企業界,「打」贏中國的決心也不可小覷。換句話說,他們希望自己的損失有所價值。

記者手記:我是端傳媒記者,我為美國媒體報導貿易戰
2019年1月1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南草坪上接受記者採訪。

2019年5月的一天早上,我坐在位於美國華盛頓市郊的辦公室裏,用電話接入了一場關於中美貿易戰的媒體溝通會。

在美國,這是一種很傳統的會議形式。與會者在不同地區和時區,事先拿到一個電話號碼和密碼,然後在約定時間撥打電話,進入會議。除了七、八位主要發言者,那天還有來自美聯社、彭博社、《華爾街日報》等數十位記者連線,記者提問前要先通知接線員,再由接線員轉達,所有發言都默認會被公開報導。整場會議嚴格按照事先發布的日程進行,有條不紊,各取所需,準時結束。

發言來自美國各個傳統行業的中小業主。有位於印第安納州的大豆農場主,有來自德州的家族品牌行李箱製造商,有在俄亥俄州釀威士忌的酒商,有在西雅圖做電子聲控產品的公司運營者。他們的產品要麼是中國製造,要麼銷往中國,或者兩者兼有。而特朗普在5月初宣布將兩千億中國商品的關税從10%提高到25%,以及中國迅速宣布進行關税反擊,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噩耗。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