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然記得,當我在倫敦的超市,看到英國《衛報》將那場在2014年9月發生於香港的波闌壯闊的民主運動命名為「雨傘革命」時,我是何等激動。如果沒有名字,沒有影像,世人是無法談起我們的運動。而「雨傘革命」,又是多麼符合香港、不落俗套。晚上,跟一位定居倫敦的香港人談起,他說,是的,西方媒體很聰明,透過命名及識別運動中的突出人物,攫取大眾的關注。所以,歷經三十年,每當念及六四或天安門民主運動,西方社會仍然會記得那個手提兩個購物袋、擋在坦克面前的男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最近,英國電視台 Channel 4 便改編了劇場作品《Chimerica》(或可以譯作《中美共同體》)。此劇於2013年5月20日在倫敦 Almeida Theatre首演,由英國編劇露西.柯克伍德 (Lucy Kirkwood)撰寫劇本。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兩位華人演員均為香港移民的後裔。Benedict Wong 飾演 Zhang Lin,他常常參與電影如《復仇者聯盟 4:終局之戰》及《奇異博士》等。 David K.S. Tse飾演 Zhang Wei及 Wang Pengsi,亦曾參與《東京裁判》(Tokyo Trial)等電影。數年前我已讀過這個劇本,執筆前亦再重讀一次。我稍為看了一下電視改編,發現相當跟從原著(電視劇也是由柯克伍德改編),那麼,本文就以劇場版本為據寫成。
劇名《中美共同體》也表示了此劇並非代言八九民運,而是意欲昭示中美兩國千絲萬縷的關係。柯克伍德直指中國是如何買起美國(甚至全世界),不知道有沒有觀眾因此如夢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