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8本六四文學書:廣場和燭火就是理所當然的救贖嗎?

希望和絕望如何不流於空洞?在尋覓答案、塑造角色和意象上,文學給了我們如此不同的角度,回到那並未結束的夜⋯⋯

8本六四文學書:廣場和燭火就是理所當然的救贖嗎?
從文學閱讀六四,意味著回到個體的擔荷,回到經驗的錯綜及其表達的純粹,回到那個並沒有結束的夜,和更多消亡又接續的黎明。

從文學閱讀六四,意味著回到個體的擔荷,回到經驗的錯綜及其表達的純粹,回到那個並沒有結束的夜,和更多消亡又接續的黎明。紀念難免抽象,當歷史的證辭欠缺想像的洞察和開闊的叩問,希望和絕望也容易流於空洞,當我們把廣場和燭火視作理所當然的救贖。在尋覓答案、塑造角色和意象的夜路上,以下文學書籍的作者和編者均展開了理解、思考六四的更多不同角度。

01 誰能回避「自由」:《廣場》

時至今日,所謂鎮壓已變為技術更精密的滲透內化,「一片虛構的廣場是否可以提供一點思想的空間?」

《廣場》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