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從實習到退休,台灣檢疫犬的「狗生」,是什麼樣子?

豬瘟擴散,叫他們「護國神犬」也許太沈重。我們找到兩隻檢疫犬,和訓練師、領犬員聊聊關於他們的訓練期、混亂期、職業病,以及退休症候群。

從實習到退休,台灣檢疫犬的「狗生」,是什麼樣子?
領犬員張芷榕(左)帶著檢疫犬Harry,領犬員張衿綾(右)帶著檢疫犬Gavin。

編者按:中國非洲豬瘟疫情持續擴散,台灣政府嚴防疫情入侵,不但在機場加購X光機,也加派警力及檢疫犬執勤,全面檢查來自疫區旅客的行李,避免旅客夾帶肉品、造成防疫漏洞。去年底起,台灣機場裏的檢疫犬更頻繁地走進旅客的生活中,他們有時成功揪出違規肉品,卻也不時傳出執勤時遭攻擊。這些狗狗們從何而來?歷經什麼樣的養成過程?

桃園機場旁的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新竹分局訓練教室裡,6歲的米克斯虎斑狗Harry伸長鼻子,矯捷地穿梭在紙箱、布背包、行李箱圍成的迷宮中,時而後腳站立、前腳攀上疊高的箱子,時而低頭湊近行李箱拉鍊縫。

「Good Boy!好棒Harry!Very Good!」Harry在裝有蘋果的背包旁突然坐下,牽著繩子的領犬員張芷榕給他一聲大大的稱讚,從腰包中掏出飼料遞到他嘴邊。眼睛發亮的Harry搖著尾巴、吞下獎勵,化為一陣灰褐色旋風,繼續他的尋寶遊戲。

這是檢疫犬的例行在職訓練,為的是加強他們在工作崗位上的正確率,以揪出旅客行李中的水果、肉類等動、植物違禁產品與加工品。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