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趙瀾標:貿易糾紛背後的戰略衝突——美國朝野重新審視中美關係

貿易糾紛所導致的中美關係降温和對統一戰線戰略的研究,促成了美國學者們集體對中國戰略的再考量。學界達成的共識是:中國企圖改變世界對中國故事的敘述模式的同時,不僅傷害到了美國社會,也觸及了美國的核心利益和價值觀。

趙瀾標:貿易糾紛背後的戰略衝突——美國朝野重新審視中美關係
2019年雖是中美建交四十週年,美國的政策精英們卻開始質疑過去四十年對華的「參與」政策,並且開始了對中美是否應該「脱鈎」的熱烈討論。在此大背景下,美國對華政策圈子的口徑漸漸變得一致,一些人甚至宣稱中美進入了新的「冷戰」。

自2018年3月美國白宮發表「總統第301條款調查備忘錄」以來,中美貿易爭端已經持續了近一年。在過去的一年中,以特朗普(川普)為代表的美國政府及國會不僅計劃對從中國進口的各項商品加徵鉅額關税,禁止中國企業在美國進行相關投資活動,美國商務部、司法部還以竊取商業機密、違反美國對伊朗出口制裁為由,對中國中興及華為公司採取懲罰性措施。2019年雖是中美建交四十週年,美國的政策精英們卻開始質疑過去四十年對華的「參與」(engagement)政策,並且開始了對中美是否應該「脱鈎」(decoupling)的熱烈討論。在此大背景下,美國對華政策圈子的口徑漸漸變得一致,一些人甚至宣稱中美進入了新的「冷戰」

2月中旬,中美新一輪高級別貿易磋商談判勞而無功,雙方仍未就知識產權保護、平等市場準入等結構性分歧達成共識。隨後中方代表團會在華盛頓再度進行磋商。距離雙方商定的談判截止日期(3月1日)還有十餘天,雙方可能仍然不能達成有效共識。預計特朗普會因基於國內政治需求、急於達成貿易協議而決定延長談判截止日期。

事到如今,中美關係的急劇下滑,在表面看來肇因只是美國單方面挑起的貿易及科技問題,但在更深層次上,是中美兩國愈發不可調和的核心利益與各自在亞太地區長期戰略的衝突。本文對中方的戰略及核心利益做簡單梳理,並分析美國朝野對中方戰略的判斷與應對。

中美關係的急劇下滑,在表面看來肇因只是美國單方面挑起的貿易及科技問題,但在更深層次上,是中美兩國愈發不可調和的核心利益與各自在亞太地區長期戰略的衝突。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