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自然生態教父徐仁修,熱帶雨林裡的不老英雄

「典型華人思維,就是什麼都取之自然,尤其是雨林,卻從不回饋,華人是破壞地球很大的兇手。」

自然生態教父徐仁修,熱帶雨林裡的不老英雄
徐仁修。

他是台灣生態攝影師、作家、講者,累積四十多本著作,曾在1970年代投書〈消失的地平線〉一文,率先指出台灣環境面臨破壞危機。也在1995年成立荒野保護協會,捍衛台灣土地。2014年,在他即將步入70歲大關之際,又成立「荒野基金會」,在海外華人圈推廣綠色教育。

人稱「自然生態教父」,徐仁修一生足跡遍佈各大洲,用相機跟文字捕捉自然之美。關於他的事蹟和作品洋洋灑灑,幾乎緊扣了台灣的環境變遷史。而已屆72歲高齡的他,理應可以放下沉重相機和使命含飴弄孫,不必在窮山峻嶺裡追著蟲魚鳥獸四處跑;但此刻他坐在台北新店花園新城社區的工作室「湖濱樓」裡,說到2018年跑了中國、泰國、非洲共近十趟,都是為了拍攝與演講。另一方面,2018年末他在群眾募資平台發起《台灣最後的荒野》攝影集出版計畫,也如火如荼進行到最後階段,挑圖、排版、宣傳,都耗去許多力氣。

畢竟,要從40年攝影生涯共30萬張照片、20萬張幻燈片裡,挑出足以完整記錄台灣原始生態樣貌的320頁攝影集,不只是台灣自然史的集結,也是他對家鄉愛的全紀錄。「我常說,人生吃苦都無所謂,但有兩慘,第一慘是Nothing to do(無事可做),第二慘是Nothing happens(無事發生)。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徐仁修說,剛把Canon 1D4 相機換成更輕的Nikon D500,以便日後完成熱帶雨林拍攝計畫時可以輕鬆一點,年紀大了,筋骨實在吃不消。什麼,原來還有下一個計畫?「當然啊,我要把全世界的熱帶雨林都蒐集完。」

 玉山東峰。
玉山東峰。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