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戴達衛:成功度過宮廷政變之後,德國基民盟的挑戰

AKK如果一年內沒有出色的表現,黨內的反對聲浪則會再次爆發。

戴達衛:成功度過宮廷政變之後,德國基民盟的挑戰
2018年12月7日,德國執政黨之一的基督民主聯盟在漢堡舉辦黨代表大會,進行新一輪的黨魁選舉,選出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為下一任黨魁。

12月7日,德國執政黨之一的基督民主聯盟(CDU)在漢堡舉辦黨代表大會,進行新一輪的黨魁選舉,這是繼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梅克爾)10月29日表示無意願尋求連任黨主席之後,該黨進行的一次重大選擇。

屬於默克爾總理派系的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簡稱AKK),被輿論稱為「小默克爾」。黨內第一輪投票,她雖在三位候選人中名列第一,但因票數不過半(僅45.05%)而未能當選;在第二輪投票中,AKK才得到多數(51.75%)代表的支持,成功當選基民盟新黨魁。這也意味著,基民盟發出了暫時延續默克爾政策的重要信號。

回到本次黨魁競選,實際上這是基民盟自1973年以來首次有真正的競爭。因為傳統而言,基民盟是一個墨守黨內大老決策的政黨,黨主席圈定接班人,通常不會遭人挑戰。但是,由於本次黨魁競選是由默克爾本人主動引發,所以一方面為了強化黨內民主,另一方面為平息黨內的反對聲浪,默克爾最終選擇不介入黨魁選舉。由此,才有了三位候選人自由競選的局面。

談政見,AKK不是小默克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