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日本鐵路的美麗與哀愁:電影和現實誰說了算?

美麗與哀愁互相流動,物哀之情亙古相通。即便今日,日本的新幹線大計仍滿肚密圈,但與此同時,北海道及四國已有不少線路陷入嚴重的營運危機⋯⋯

日本鐵路的美麗與哀愁:電影和現實誰說了算?
日本鐵路一向惹人憧憬,大想因為現實中滿溢鐵路宅迷以及文本中充斥關於鐵路文化的作品之故,令到旁觀者常有無限遐想。

事實上,以上只是已廢線的資料,正在水深火熱中的鐵路還有不少。我們試以神戶電鐵粟生線為例剖析一下,此線把集中行走於神戶的新開發地,由鈴蘭台至粟生,共29公里。高峰期於1992年乘客量達1420萬人,但至2009年已跌至693萬人。雖然已不斷減少列車的車廂數目,同時亦以削減班次來應對(由一小時四班減至一班),但自2001年起每年仍錄得高達十億日元的赤字。

日本鐵路上的列車司機。
日本鐵路上的列車司機。
高齡化及少子化的影響已清晰可見,並從而對公共交通的需要達來鉅大衝擊。更為甚者,因為高齡人口的急升,反過來對巴士的要求也重新增加

其後整個社區合力探討成因,推出「神戶電鐵粟生線地域公共交通網形成計劃」的研究,透過所有公共交通的乘客數字作統一分析,發現由2011年的902萬人,至2015年已下降至842萬人。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