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玉玲,人類學碩士。曾任職編輯,業餘參與文藝活動策劃。現為人類學研究員,研究時代變動下的日常生活方式。
自從患病以來,我才發現重症肌無力這個病特別青睞中青年的女性。根據醫生的說法,這種疾病原來主要是在更年期婦女間發作,隨着生活環境的變化,而今漸漸把魔爪伸向青年女性。到了老年,男性的病人的比例卻相對增加,且多數伴隨有惡性病變。倘若是青少年或兒童發病,則不具有明顯的性別差異,且多數患兒病症較輕。
如果不曾患病,我永遠不會知道原來有一種病是帶有如此強烈的性別色彩。該病是由於免疫抗體紊亂導致肌肉活動受限,故發病時,身體會出現肌肉無力,從而使外表發生變化,如眼瞼下垂、臉部肌肉僵硬、四肢乏力,甚至呼吸困難等。治療期間身體也會受到藥物的副作用影響而改變。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罕見病,社會對這種疾病的瞭解甚少,病人往往要承受更多異樣的眼光。甚至,會被誤解為不能治癒,具有遺傳性和傳染性的疾病,一旦得病,很多女性非但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關愛,反而被當作是掃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