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如懿傳》仍未超越 《金枝慾孽》?宮規體制與權力結構下的精神逆襲

魏瓔珞實現的只是「底層」的逆襲,而如懿則完成了「皇后的出走」。《如懿傳》在這個意義上顛覆了觀眾對宮鬥劇的認知。

《如懿傳》仍未超越 《金枝慾孽》?宮規體制與權力結構下的精神逆襲
《如懿傳》劇照。

《如懿傳》低開高走突破100億單平台網播量時,香妃在劇中已經「上線」,亦標誌著全劇開始進入「帝后不睦」的苦澀尾段。與遲來的收視率逆襲相伴的,是該劇在初播時只有6.5的豆瓣評分如今攀升到了7.4,實現了觀眾口碑的翻盤。而談《如懿傳》自然就很難繞開與它同期的另一部乾隆後宮劇《延禧攻略》,這兩部劇可謂「一個後宮,兩種表述」——分別以乾隆繼后和令妃為主角去鋪展不同版本的宮鬥情仇,且曾被觀眾多番比較。

已經迎來大結局的《如懿傳》截至10月21日,網路播放量突破150億,卻仍然落後《延禧攻略》30幾億。知名公眾號「風流豬狗」曾指出:《如懿傳》不夠討觀眾喜歡的原因在於其不符合「此時此刻此地」年輕人非黑即白、要求及時反饋的「求爽」標準。相形之下,《延禧攻略》就顯得更佔優勢。但不論孰優孰劣,這兩部劇的先後播出,都帶動起了今年下半年整個大陸影劇新一輪的「後宮熱」。而相比當年紅極一時的《甄嬛傳》,今時今日,「後宮女人戲」從宮鬥套路、劇集看點到傳播平台,都早已天差地別。

「後宮」情境裏的反叛精神

《延禧攻略》可以找來《金枝慾孽》的配樂師舊瓶新酒再譜一曲詠歎調,卻不可能複製得出《金枝慾孽》女主們充滿勇氣的選擇:逃出後宮,去追尋自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