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粵劇在成為特區的香港將更發揚光大?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開幕

戲曲中心還未建成已經「好戲」連場,花邊新聞與爭議的背後,是香港如何在特區時代以本土傳統重建文化身份,立足國內和國際⋯⋯

粵劇在成為特區的香港將更發揚光大?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開幕
歷時八年的戲曲中心終於開幕,位於二樓的茶館劇場上演折子戲《狄青與雙陽宮主之追夫》。

香港通高鐵了,在總站西九龍站和港鐵柯士甸站相貫通的行人隧道里,普通話與行李箱滑輪的迴響交織一處。看不見地面街景,隧道裡感覺上去,似乎同中國大陸任一高鐵站也無多大差別。高鐵總站新近落成,許多指示牌還未掛好,而筆者在其中,終於找到要找的那塊: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

數月來,關心香港文化的輿論場裏,傳媒或網絡,都在關心這件事——戲曲中心歷時8年籌建,終於於去年12月在西九文化區落成,跨年之際舉辦一連8日的免費表演過後,再於1月20日正式開幕。中心號稱為傳承戲曲文化而設的世界級表演場地,走入這座現代化設計的場館,裏裏外外還在做着各種測試,而行李箱與普通話的聲浪已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撲湧而來的全粵語聲境。

茶館劇場親歷

戲曲中心整體結構裏最矚目的,當然是可容逾千座位的大劇院,而筆者覺得更有趣味的,卻是可容200座席的茶館劇場,據稱可令觀眾邊喝茶邊看戲,融會了中式品茶賞戲的傳統。親歷其試演,見此「茶館」乍看上去與一般的黑盒劇場無異,只是座席並非劇場般層層遞升,而是舞台高踞一方。加上兩側包廂,好似去掉了帳幔和雕梁的正乙祠戲樓。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