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異鄉人——阿嬋:與敘利亞男孩共進三道菜,品嚐愛恨交織的鄉情

假如戰爭結束,他們回家,應該會像個陌生人,因為大家的價值觀已經變得太不一樣。「人們害怕分歧,也害怕磨合。要各人重新互相接受對方是一件極困難的事。」

異鄉人——阿嬋:與敘利亞男孩共進三道菜,品嚐愛恨交織的鄉情
釀茄子、茄子肉碎飯、羅望子汁和甘草汁,一邊做一邊聊,才知道真正的敘利亞是什麼模樣

每個地方似乎都有過一場浩浩蕩蕩,撼動過一整代人,並且把他們引向不同命運的革命。沒有人預計到2011年敍利亞的反政府示威,會演變成持續至今的內戰和多國插手的「代理戰爭」。根據聯合國難民處的數字,自2011年起,有超過560萬名敍利亞人離開家園,流亡海外,當中不少都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尤其是男性),現居於東歐國家斯洛文尼亞(斯洛維尼亞)的三個敘利亞男孩Mohamad、Abood和M(化名)就是其中的三位。本應在揮霍青春,或迷失跌撞的年紀,他們卻被時勢迫著作出影響一生、不能逆轉的決定。

第一次和他們三人碰面,是在一次真人圖書館(human library)的活動上。他們三位「難民」,高大健碩,聲線洪亮,十分有朝氣。一開始,他們就對大家說,不希望人們只知道敘利亞的戰爭,反而想和人們分享戰前的家鄉是什麼樣的,以及家鄉的風俗、水土、飲食和文化。於是我建議和他們一同做飯,一邊做一邊聊,聊他們如何處理曾經歷的過去,以及所期盼的將來。待飯畢,才發現個人命運與時代、國家和政治根本無法分離。

24歲和21歲的親兄弟Mohamad(右)和Abood(左),跟25歲、青梅竹馬的兒時玩伴M,成長於離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不遠的城鎮。現在Mohamad、Abood和M已居於東歐國家斯洛文尼亞,但M的家人則仍留在敘利亞,因此他無法出鏡。
24歲和21歲的親兄弟Mohamad(右)和Abood(左),跟25歲、青梅竹馬的兒時玩伴M,成長於離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不遠的城鎮。現在Mohamad、Abood和M已居於東歐國家斯洛文尼亞,但M的家人則仍留在敘利亞,因此他無法出鏡。

第一道:釀茄子 細小而味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