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沖繩,對國家暴力說「不」的時代走向終結?

翁長沖繩縣知事的驟逝,暗示着「邊陲」的沖繩在戰後歷經數十年反美軍基地以及拒絕「中心」主義國家暴力的社會運動的階段性終結。然而大田昌秀與翁長雄志前後兩位「鬥魂」知事不屈不饒的信念,以及對「沖繩人」身份的那份執著,正是「邊陲」與「中心」抗爭過程中,最具啟發意義的力量所在。

沖繩,對國家暴力說「不」的時代走向終結?
沖繩縣知事翁長雄志於2018年8月8日去世,享年67歲。
沖繩縣民的自由、平等、人權及自決權,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當下,都一直被無視。我將之稱爲「靈魂的飢餓感」。

翁長雄志

翁長雄志



翁長雄志沖繩縣知事於2018年8月8日傍晚,因胰臟癌不幸病逝於浦添綜合醫院,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在任中過世的沖繩縣知事。翁長的突然離世,不僅衝擊了將提前於今年9月舉行的縣知事換屆選舉,也為沖繩社會反對美軍在邊野古地區興建新軍事基地,及與日本安倍政府抗爭的運動方向投下了極不確定的震撼彈。

尤有甚者,去年夏天大田昌秀及今年翁長雄志這兩位沖繩縣史上敢對日本中央政府說「不」的知事相繼駕鶴西去,是否標誌着沖繩百多年來在「日本」的框架下,抵抗國家暴力的社會運動將無可避免地走向終結?

翁長縣政崛起的時代背景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