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毒奶粉到劣質疫苗,悲劇以十年為單位輪迴。中國父母被迫用孩子的健康甚至生命,為形同虛設的政府監管、利欲熏心的生產企業買單。在劣質疫苗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回看十年前的「毒奶粉」事件:當年的「壞人」被繩之以法了麼?造成致命後果的漏洞被堵上了麼?因「毒奶粉」而流離失所的信心被找回了麼?心碎的父母和孱弱的「結石寶寶」又是怎樣度過這漫長的十年?在專題「毒奶粉十年」裏,端傳媒將向你呈現,毒奶粉撒在這片大地和人心上的、經年不散的陰影,並為當下的劣質疫苗事件豎立一面鏡子。以下是專題的第一篇,講述一位結石寶寶的母親艱辛的十年。
北京人李寧哲今年50歲,一個人帶著兒子,以陪讀母親的身份在加拿大生活。2008年9月,毒奶粉事件被揭發,三鹿、施恩、蒙牛、伊利等22家乳企生產的奶粉被檢驗出一種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李寧哲當時不滿兩歲的兒子隨後被驗出腎衰竭和雙腎結石,在此之前,兒子每天食用施恩奶粉,足足14個月。為了兒子的健康,李寧哲拋棄事業、家庭移居加拿大,但一切沒有好轉,兒子依舊多病,時常高燒、血尿。透過當年的其他受害父母,我們聯繫到李寧哲,在2017年11月和2018年7月,先後進行了兩次電話採訪。說起十年前的事件,李寧哲思緒清晰、語氣平靜篤定,偶爾說到激動處,悲憤和不甘才會流露出來。她說自己心底從未放棄,等兒子身體狀況穩定了,她一定要透過法律起訴涉事企業。李寧哲亦談到近期發生的劣質疫苗事件,「根源就是沒有一個伸張正義的地方,」她說。為了保護兒子免受打擾,李寧哲為化名。以下是李寧哲口述,端傳媒記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