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篇)
上篇討論了廠商如何在新技術誕生、新標準制定等等契機出現時,超車趕過主導廠商的頭,但未有討論國家在當中的角色,這也是全球價值鏈這個理論框架相對欠缺的分析向度。在價值鏈的框架中,核心的行動者是廠商,但廠商難道是在一個政治真空的脈絡中行動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對於國家如何扶植產業、發展經濟,這個問題在二戰之後一直都是社會科學的顯學,從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以及法學等視角出發,許多學者對這個問題提出了林林總總的說法,至今也形成一個不小的次領域──發展研究。
本篇將從發展研究的一些成果來討論國家如何扶植技術創新,從而帶動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這種國家介入的極限在哪裏。並且在最後,本篇會從這些研究的啟示出發,討論中國從改革開放以降對於產業發展、技術創新的作法,並評估它們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