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四川省道303映秀至臥龍段、綿茂公路漢旺至清平段建成通車,香港援建四川地震災區工作宣告結束。多數人聽到這一消息的反應是——竟然才結束!
這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對外援建,歷時八年,投資超過100億港幣。它集結了香港社會四面八方的力量:除卻牽頭的香港政府,還有工程、建築、康復醫學等各界別的資深人士和大大小小數十間NGO。
「四川重建是在內地講一國兩制。」時任香港發展局四川重建組副組長的唐錫波對端傳媒表示。川港雙方經歷了援建項目被曝六成不達標、已投入使用的校舍遭四川單方面拆除,以及因項目進度追不上中央指示被批等重重風波。香港的制度和思維是如何進入充滿中國大陸特色的援建工作,又得到怎樣的反饋?兩方磨合帶來哪些改變?八年過去了,曾主導援建的港方負責人林鄭月娥如今已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這一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中港項目合作,對日後香港被動或主動進入中國大陸政經格局的過程,留下了什麼樣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