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馮嘉誠:馬來西亞反對派大集結,「變天」恐怕仍不容易

馬來西亞近年開始浮現一種質疑民主價值的思潮,懷疑民主制度是否適合國家,贊成強人政治的聲音也漸漸擴大……

註二:Dan Slater, “Iron Cage in an Iron Fist: Authoritarian Institutions and the Personalization of Power in Malaysia,”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36, No. 1 (October 2003), p.82.

註三:馬來西亞國會在3月28日通過重劃選區報告,暫時由反對派「希盟」佔多數的雪蘭莪州選區面臨極大變動,而且變化最大的選區目前均由反對派(公正黨首當其衝)把持,詳細選區變化可參考《當今大馬》的比較工具。同一時間,大馬社團註冊處在4月5日亦宣佈暫時撤銷土團黨的社團註冊,意味黨員不能使用該黨名義參與任何選舉活動。

註四:關於馬來西亞聯邦—地方之間的角力,可以參考Francis Kok Wah Loh, “Restructuring Federal-State Relations in Malaysia: From Centralised to Co-operative Federalism?” The Round Table, Vol. 99, No. 407 (April 2010), pp. 131-40; Francis E. Hutchinson, “Malaysia’s Federal System: Overt and Covert Centralisa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2014), pp. 422-42.

註五:雖然聯邦政府會藉此優勢向反對派施壓,但雙方並非全無合作可能。去年11月,飽受水災問題煩惱的檳城主動向聯邦政府要求提供援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