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雄安手記:弄潮兒

雄安新區的消息公布後,他將包子鋪改建為「大有集團」。面對萬億級的潛在市場,他迫不及待地想成為其中的弄潮兒。

雄安手記:弄潮兒
雄安新區計劃公佈的第二天,陳偉把原來經營的包子鋪改成了大有集團,為落戶雄安的公司提供一條龍服務,費用全免,搭建這樣一個平台,從央企那裏分包一些活給民企,陳偉需要廣而深的人脈。

編者按:中國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消息公布已滿一年。這一由習近平「親自決策、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歷史性工程,在過去一年頻頻見諸報端,也被外界視為「中國夢」的模範之城。臨近北京和天津、在開發上近乎一張白紙的雄縣、安新和容城三縣,承載了習氏對於中國「大城市病」的解決之道,也滿足着人們對於未來城市的想像——綠色宜居、創新驅動、協調發展、開放先驅。

過去一年,這一被冠以「千年大計」的國家級新區,正在經歷怎樣的變化?習近平自上而下的造城之夢,在執行過程中會否遭遇層層阻力?身居其中的普通人,生活又如何被種種政策所重塑?端傳媒記者多次走訪雄安,以一系列手記,記錄下這場變革中的故事。本文是「雄安手記」的第三篇,前兩篇分別是《被凝固的雄安》《被選中的人》

雄安新區計劃公布的第二天,陳偉把自己的包子鋪改成「大有集團」,為落戶雄安的公司提供一條龍服務,費用全免。

「我們看中的是未來的價值,」他說,「過去我一直在想自己到底能做什麼,直到習大大畫了一個圈,機會來了,這個時候你就不要考慮小利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